血常规为何让医生们如此痴迷,每次看病都要化验,原因为何?
2020-08-26相信不论看过病的没看过病的朋友都听过一项检查叫“血常规”。
一般情况下,只要病人有个头疼脑热的,或者腹痛腹泻的,甚至也不知道哪里的疾病就是不舒服的,都会查血常规。
血常规就好像是电工的测量笔,不管哪里有问题,都可以先检查一下并发现问题。
其实不然,大家看到的毕竟只是操作的表象,而深层次的因素,是因为血常规能发现很多问题,范围很广泛,经济廉价,所以被广泛采用,不然,又怎么叫常规呢。
血常规能发现那些问题呢,咱们详细剖析一下。
第一,看急性炎症
所谓的炎症,就是当人体受伤以后,机体启动一种保护机制来进行抵御或修复的过程。
而对于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比如细菌、病毒等,它们入侵人体以后就会形成急性的炎症,而急性炎症早期(24小时内)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中期(24~48小时)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晚期(48小时后)以巨噬细胞浸润为主;
我们一般认为:细菌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病毒性感染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寄生虫感染或过敏反应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故而,大家经常在化验单上看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等,都是白细胞的种类范畴,而化验血常规看这些细胞的变化,就是为了明确感染的类型的,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如果一个发热的病人常规是淋巴细胞升高为主,或者血常规没有白细胞的升高,我们考虑可能仅仅是病毒感染,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了,这就是化验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从血细胞看血液相关性疾病
这一类比较多,比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类型的贫血、血液浓缩与否、淋巴瘤等等。
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还有很多,但是一张血常规往往就能发现猫腻,既简单又实用。
比如,有个女孩经常牙龈出血,来到医院看了牙科、进行了止血,发现止不住,身体也没有别的异样,于是,化验一个血常规,发现白细胞特别的高,最后确诊为白血病。
比如一个中年女性经常感觉疲惫,化验血常规,发现了贫血,并且是营养不良性贫血,于是发现问题就能治疗了。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血常规只是从静脉血中取出来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形态等问题来推测疾病,但是对疾病的定量诊断却达不到,比如,血常规可以发现白血病,却不能确诊为哪一种类型的白血病,这时候往往需要骨髓检查才可以。
当然,血常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要化验的
血常规尽管是常规检查,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要化验的,化验单的开具一般都是根据病情的需要进行的,如果一个病人吃坏东西了拉肚子,经验上一般都能判断为胃肠炎,如果比较轻,不用管自己也能好,如果拉的次数比较多,输液点也能解决问题,这时候化验血常规就是可有可无的事儿,如果说用于诊断,此时血常规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大多数时候,短短几分钟的接触医生是很难把一个病的疾病人搞清楚的,为了避免漏诊误诊而出麻烦,常规的检查往往也就形成了习惯。
但是有一点要知道,做不做检查,病人都可以决定,或者拒绝,但漏诊误诊的风险就需要与医生一起承担了。
总结:大多数情况下,血常规主要的还是看炎症,因为大多数来看病的病人还是以炎症居多,而有些疾病,往往也会首先表现到血上,这也是血常规为何作为常规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为什么奥美拉唑停药后会有不适感?
奥美拉唑,大家都知道是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对于胃部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疗效非常明确,效果也很好。然而胃酸的过度分泌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要么是...
-
尿酸高了!难道真是吃出来的?
不知不觉,身边尿酸高的人是越来越多。中国有高尿酸血症的人已超过 1 亿,可以说 10 个人里有 1 个。然而高尿酸不是中老年专利,很多年轻人已经中招,...
-
为什么胃病要少吃甜食,甜食指哪些食物?
大家常常有的疑惑,为什么胃病要少吃甜食?为什么胃不好的人不建议大量吃甜食?大量吃甜食对胃肠道到底会有什么影响呢?生活中的食物哪些才算甜食?首先给...
-
CT都能检查出什么疾病?
这个问题问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其实,CT能够检查的项目非常的多,而且能够检查出来的病也很多,我们就从上到下,来细数一下。1、头部头皮下血肿、头...
-
为什么要做甲烷和氢呼气检查?
目前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未来10年,各种慢性病将以爆发式的速度迅速扩展到每一个家庭。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健...
-
奥美拉唑与哪些药物会发生相互作用,不能同时使用?
奥美拉唑是最早发现的、也是最早应用于病人的质子泵抑制剂(一类强效的抑制胃酸分泌药),从目前来看,也是最容易和其他药物出现相互作用的药物。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