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怕肠癌?快去查个肠镜吧!
2020-07-14目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50 岁以上的中年人,尤其高发。
大肠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许多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肠镜检查对于及时发现大肠癌非常重要。
临床案例
2020年5月21日
患者,女 62岁主诉:排便感异常1年,便血2天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感异常,便意急迫,便次较前增多,3-4次/日,无便血及大便变细,明显肛门坠胀感,未予系统治疗,上述症状加重。2日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多为大便黏附血液,少量,暗红色。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检查:(截石位)指诊:进指顺利,括约功能正常,距肛门5cm处可触及直肠前臂肿物,未侵及全部肠腔,质中等,上缘未能触及,退指指套无染血及脓血性分泌物。
镜下可见
直肠:进镜约3-5cm见一环3/4周溃疡性病变,附有污物苔,质脆易出血,粘膜下血管纹理模糊。
检查结论:直肠癌
直肠癌,究竟被谁耽误了?
直肠癌误诊为痔疮后果严重,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会被误诊了呢?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病人的自我误诊,也有部分是医务人员的臆测。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直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导致直肠癌初期容易被误诊为痔疮。
那么,究竟啥样的便血是直肠癌?它和痔疮有怎样的区别呢?
首先是年龄: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身上,二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
因为直肠癌和其它癌症一样,它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虽然现在有呈年轻化的趋势,但大部分还是中年人或者老年人才会发生。
其次是便中的血液: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十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它的血液是鲜红色的,而且不会有粘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粘液和脓液,而且一般颜色也要比痔疮的血液颜色要深一些。
再者是排便次数: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痔疮并不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此外,腹泻的患者,每天都会排便很多次,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
最后,要留意声音:当直肠癌造成肠梗阻时,腹部会膨胀,肠中会有声音发出,肠鸣音亢进。当然,只凭这些症状只能是让大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一旦发现这样的症状,就要去医院进行肠镜检查才行!
便血,也可能是肠息肉在搞鬼!
便血除了痔疮、直肠癌之外,肠息肉也是大伙不能忽视的!肠息肉常见症状为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混有粘液,血多在粪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贫血等症状。我们知道大肠需要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并把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而一旦长了息肉,还会产生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但50岁以上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只有不足15%。
这么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的要走!快快行动起来,动员身边50岁以上的老人将肠镜检查项目纳入体检的清单,远离癌症,珍惜健康!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消化科最容易误诊的一种疾病!
之前我们说做胃镜检查前,一定要做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疾病,不要把心梗等心内科急诊当消化系统疾病来诊治。今天写的内容是不要把胃食管反流病当冠心病...
-
不是所有病都能等,一次及时的胃镜检查有多重要?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国各地政府、医院、各界都积极投入到这一场艰巨的战役中。每天可以看到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多少,治愈多少病人,全国关于新...
-
赞誉满满|消化科接连获赠多面锦旗,仁心仁术获肯定
近日,消化科接连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表达对医护人员精湛医术、高尚医德、优质服务的信赖与感谢!火红鲜艳的锦旗、朴实无华的谢语背后,是患者的深情...
-
胃间质瘤经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要表现!
近期收治了一位患者,以“头晕、恶心伴黑便”为表现,住进我院。经系统检查后发现患者重度贫血,血红蛋白42g/L。经过紧急输血补液,纠正休克、贫血等内...
-
在消化道癌症狂飙前,这个操作让人安心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人们害怕“癌”,但以一名胃癌患者举例,如果能做到早发现和早诊5年,那么患者的生存率就可以达到95%以上,因此癌症的早期筛检、...
-
根除痔疮,最好的办法竟然是……(不是切除
得了痔疮是件相当痛苦的事,无休止的排便不畅感,肛周疼痛、瘙痒,以及排便时止都止不住的血困扰着我们的生活。怎么治?首先是抹一些东西,但很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