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胆总管结石 > 科普文章

她持续腹痛10余天最终被这个叫ERCP的技术解决啦!

2020-07-30

近日,我科又完成一例不开刀为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取石,避免了传统开放性手术的痛苦。

看病例

王大妈(化名)今年55岁,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呈绞痛,伴有恶心,呕吐,间断发作。当时医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建议给予输液治疗,已知病因的王大妈并没把这当回事,拒绝输液治疗、回家后口服“胆康胶囊、匹维溴铵片”等药物治疗。谁料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大妈病情越来越重,当再次来到消化科就诊时,她的胆红素、转氨酶都远远超出正常值,保守治疗已难解决王大妈的问题,必须手术治疗,但家里人考虑到王大妈年龄大,又有高血压病以及糖尿病等较多内科基础疾病,怕耐受不了手术,迟迟下不了决心。

术前检查:



术前MRI:




家属犹豫之时,王大妈的主治医师张丽果建议可以做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S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出胆总管结石。家人在听过张大夫对于ERCP+EST治疗的介绍,决定对王大妈进行这个治疗。经术前充分准备,王大妈被送入手术室,短短40分钟后,王大妈胆总管内如花生米大小的结石就被成功取出,困扰她多日的病痛就此消失。

术后报告:


术后造影: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S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是经口内镜胆道治疗技术,它包括ERCP、Oddis括约肌切开术、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胆总管结石碎石取石术、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和鼻胆导管引流术六大技术。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在电子十二指肠镜下由口腔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国际公认的胰胆管疾病诊断金标准,是确诊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方法。在ERCP基础上,可以同时进行Oddis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结石碎石取石术、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内镜下碎石取石术等微创手术,对胆总管结石等疾病能进行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

经口内镜胆道治疗技术是一种典型的、成功率极高的微创手术,并且可反复处理胆道问题,风险也小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它代表了现代微创手术理念的发展趋向,已成为众多胆胰疾病首选的诊疗方法。尤其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它具有不开刀,对患者生理干扰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体表无疤痕。

我院早在2016年已率先开展(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目前已为一批患者,完成了根治性的微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胆管里为什么会有结石?

胆管主要是输送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是运输通道。胆总管结石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一般分为肝内胆总管结石和肝外胆总管结石。其中,肝外胆总管结石包括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淤积,胆道感染,胆道异物,胆管结构病变等因素有关,就好比说一根通畅的下水道管路,长时间有泥沙流入,久而久之就会聚集形成石块,阻塞下水道,胆总管结石就如同下水道,长时间淤积的胆汁或胆管内异物会聚团形成结石,阻塞了胆汁的正常流出,从而形成结石。

胆总管结石会有什么症状?

患有胆总管结石平时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不适,当结石阻塞胆道并继发感染时,就会出现腹痛、寒战、高热与黄疸(皮肤或巩膜发黄较自身日常颜色),这是胆总管结石的典型表现。

胆总管结石会自己排出吗?

胆管的主要作用就是运输胆汁,在结石很小的情况下,它会在运输胆汁的过程中一起排出,但结石较大就会卡在胆管内,不能自行排出。

胆总管结石如何治疗?

对于无症状的胆总管结石,一般不需要尽早预防性的手术。定期做B超等检查检测胆管,了解结石发展情况。

结石较大或者反复出现不适症状,建议选择手术治疗,如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要在胆总管内放一根T型橡皮管,引流胆汁、引流残余结石、支撑胆道,T管需要留置一段时间,进行二期造影后拔除。

胆总管结石应注意什么?

三不:饮食不要太油腻,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有太大精神压力

二禁:禁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禁止抽烟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有任何不适,及时医院就诊,切勿强忍。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