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化系统疾病 > 科普文章

“先来后到”的不仅是“前任”与“现任”还有药!

2020-07-29

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决定因素很多,除了药品的药理作用、理化性质等因素,甚至还与药物的剂型都有关系。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各种缘由,如果不全面就权当是抛砖引玉了。


到底什么药需要饭前吃?

1、药放在饭前吃,最直接的一个特点就是,药物不会与消化系统内的食物有过多的交集。

2、如果一种药,对胃肠道无太大的刺激性,且要求该药品需要充分快速的吸收,那这种药通常情况下应该放在饭前服用。

3、一般情况下食物会改变胃排空的快慢(一般是减慢),胃空速率减慢,我们可以理解为药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延长。

4、小肠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构造而使其表面积非常大,成为大多数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而食物的存在减缓了胃空速率,从而延长了药物到达小肠所需的时间,延缓了药物的吸收,增大了药物的起效时滞。

5、同时食物会消耗胃肠道内的水分使胃肠粘液减少,固体制剂的崩解、药物的溶出就会变慢,进一步使药物的吸收延缓。食物对胃空速率的减慢就好比在沙漏里丢进了几块石头,沙漏计时就会变慢;

6、胃肠道内水分的消耗,就好比在本来水就不多的洗衣盆里扔进去一大块海绵,这个时候再往里面倒洗衣粉,恐怕不太合适吧。从这一点不难理解,其实很多药是需要饭前服用才有比较好的吸收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多潘立酮片(商品名:吗丁啉),是一种助消化药,作用是增强胃动力,饭前 15~30 分钟服用。

1、由于饭前服用,当患者进餐时,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正好达到其所需要的一定数值,此时该药品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促进胃排空,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的收缩,增强食道的蠕动和食道下端括约肌的张力,抑制恶心、呕吐。

2、如果该药品放在饭后服用,不难发现,当进食的时候胃肠道需要药物促进改善功能时,此时人体内并没有摄入药物。

3、可能这个时候有朋友抖机灵说,那我刚吃完饭马上吃药不就行了。并不是,药物进入人体产生药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况且该药品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此时如果有食物势必影响该药品与胃肠壁的充分接触,影响其疗效。


那,什么药需要饭后吃?

从上面的文字不难发现,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是需要在饭后服用的,如:吲哚美辛(俗称:消炎痛)、甲硝唑(俗称:灭滴灵)、复方酚咖伪麻胶囊(商品名:力克舒)等都需要饭后服用。

主要是利用食物缓解药品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答案是肯定的。

食物有助于药物吸收的情况下,一般也采取饭后服用的方式,脂肪类食物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由于胆汁中的胆酸具有表面活性作用,增加了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而促进其吸收。

这段话可以这么简单粗暴的理解,吃肥肉后,某些药物在人体内容易「溶化」,因而吸收加快,比如:灰黄霉素就是这么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某些药物的吸收具有部位特异性,什么是部位特异型。

举个例子,维生素 B2 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而不是胃等其他地方,饭后食物减慢了胃空速率,使药物缓慢经过十二指肠而增加了其吸收。

难道还有药时而饭前吃时而饭后吃?

文中我们提到过,有时候药物的剂型也会影响其服用的时间。阿司匹林片是具有刺激性的药物,一般建议饭后服用,但如果把其制成了阿司匹林肠溶片,我们就不建议饭后服用了,而应该是空腹给药。

由于多了肠溶包衣,本身该制剂在胃部是不会崩解溶出的,因此对胃部是没有刺激性的,且空腹时候,食物不会延缓胃空速率,能够让该制剂快速入肠,由于其特殊肠溶包衣的作用,使其能在特定部位迅速释放,达到更好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范围。

总之,药物分饭前吃和饭后吃的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的增加其药效(主要是促进吸收),尽可能的降低其不良反应,而药物饭前饭后吃的各种原因也远不只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常见情况。反过来的危害不言自明,主要是增加了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阻碍了药物药效的发挥。

作为非专业人士要掌握饭前饭后的用药规律其实非常的难,更何况实际生活中,关于用药的时间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饭前还是饭后的问题,还包括吃饭的过程中、睡前、清晨空腹、出现症状时、甚至是一天中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都可能成为我们用药的特殊时间。

那作为非专业人士如何判断用药时间?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里提到的服药时间,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更不要随意增减用药剂量。

如果药品说明书里只说明给药次数,并未规定该药品的具体服用时间,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在该厂家的制剂工艺下生产出来的该药品,饭前或者饭后服药对人体生理和药效均无明显影响,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体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