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合作演绎精湛手术-电子肠镜切除术+开腹结肠肝曲+乙状结肠切除术在我院成功开展
2020-07-17近期,我院普外科与消化科联合为一例病人实施电子肠镜切除术+开腹结肠肝曲+乙状结肠切除术,此项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内镜技术又上一新台阶,达到了省级医院先进水平,目前省内仅极少数医院可开展此类手术。
案例:
患者胡某 男,71岁。主因间断性便血3个月入院,肠镜检查见:结肠多发息肉,并取少量组织行病例检查,病例回示:
1.腺瘤二级(升结肠及回盲肠)。
2.(乙状结肠)黏膜内绒毛状管状腺瘤二级(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未见基底部。
3.术前腹部增强CT结果回示:结肠多发富血供占位性病变,考虑腺瘤,直乙交界病灶恶变不除外。
4.胸部CT回示:双肺未见明显占位,既往房颤病史1年,未规律用药治疗。
诊断:
结肠多发息肉、乙状结肠癌前病变明确,监狱息肉累积结肠多处(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且乙状结肠息肉病理结果回示为癌前病变,且肿物较大,肠镜下切除风险极高,若直接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大,病人恢复时间长。经商讨沟通结合患者家属意愿后,决定行肠镜结肠息肉切除+肠镜定位开腹乙状结肠切除术。即电子场景下将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结肠部息肉切除,开腹在电子肠镜定位下行乙状结肠切除术。手术由我院消化内科吴勇主任及北大肿瘤医院张连海主任共同完成。术中见肝曲可见直径约2.5cm大小的片状息肉样隆起病灶,基底部宽,无法行电子肠镜息肉切除。经双方协商后,手术方式改为电子肠镜息肉切除(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开腹结肠肝曲+乙状结肠切除术。术中电子肠镜下共切除结肠息肉七枚,最大直径为1.8cm,行结肠肝曲+乙状结肠切除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已顺利出院,无不良反应。
术后切除的病灶:
病例诊断报告:
此病例为我院首例普外科与消化科联合手术,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普外科、消化科联合治疗术又一次的创新和提升,填补了我院乃至京东地区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其优点是病灶精确定位、精准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分次手术,一次性为患者解决病痛,此项技术的顺利开展,是学科精诚合作的成果,这也预示着我院普外科、消化内科在治疗消化道肿物方面又走上一层新台阶。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不用开刀,结肠巨大息肉也能在肠镜下切除!
患者 女性 37岁 主诉排褐色大便1次,偏干,伴有鲜红色血丝后收住入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消化科吴勇主任为患者做了结肠镜下巨大息肉切除术。术中对无蒂...
-
长了结肠息肉会有什么症状?
结肠息肉系指生长自结肠粘膜而隆起于粘膜表面的病变。通常源于上皮细胞的过度生长并从粘膜表面向腔内扩展。无论其呈广基、亚蒂或长蒂等状,均仅表示肉...
-
结肠巨大息肉也可以不用开刀就能解决?
结肠巨大息肉常常需要外科开刀才能解决问题,现在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器械的完善,完全可以通过结肠镜就能解决问题!以下就是我们消化科处理的...
-
如何防治结肠肠息肉复发?
近些年来,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有些患者摘除息肉后仍会复发,而且反反复复始终无法“断根”,同时又害怕癌变,给患者身心都造成...
-
结肠息肉,癌的近亲!术后为什么容易复发?
近些年来,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有些患者摘除息肉后仍会复发,而且反反复复始终无法“断根”,结肠息肉就是结肠粘膜隆起、长出来...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技术)治疗广基结肠息肉!
随着放大内镜技术的成熟、染色内镜的广泛开展及对内镜下早癌认识的提高,结肠癌起源于结肠腺瘤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广泛接受。及时发现息肉、及时处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