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胀

功能性腹胀(functionl bloating)是一种反复出现腹部膨胀的主观感觉,不同于进食后出现的饱胀不适感,伴有或不伴有可测量的腹围增加,它不属于肠易激综合征等其他功能性肠病或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的一部分。10%~30%的普通人群可受到腹胀的影响,女性常见,与年龄无关。一般认为,功能性腹胀与肥胖、吞气症、贪饮多食、膈肌下降、脊柱前突、腹部肌力减弱、特别是精神状态有关,它是一个间歇的慢性过程。

病因

目前,功能性腹胀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主要与生理因素、精神心理因素有关。①生理因素包括肠道气体堆积、感觉动力功能异常、食物不耐受、液体潴留、腹壁肌肉力量薄弱等;②精神心理因素包括抑郁、失眠、应对障碍、惊恐障碍、恐惧症等。

临床表现

典型的症状是腹胀,白天腹胀症状逐渐加重,尤其是在进食后,晚上减轻。同时伴有上腹部疼痛、早饱和食物在胃内滞留的聚集现象。

检查

功能性腹胀的主要检查方法为体格检查。通过体格检查可见腹部有肉眼可见的膨胀。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腹部B超检查,必要时CT,内镜检查等。

诊断

功能性腹胀的罗马Ⅲ诊断标准如下:①3个月内每月至少有3天反复出现膨胀感或肉眼可见的腹部膨胀;②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或其他功能性胃肠疾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

1.一般治疗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提醒患者注意规律运动、减轻体重等。

2.饮食调整

避免摄入产气的食物,如高糖食物、豆类或牛奶等。若食用日常食品、新鲜水果或果汁后症状加重,提示乳糖或果糖不耐受,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进行饮食排除试验。

3.药物治疗

(1)益生菌:①调整微生态失调,防治腹泻;②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促进机体营养吸收;③代谢产物可产生生物拮抗,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缓解过敏作用;④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如肠道综合征、呼吸道感染、过敏、口臭、胃溃疡等。

(2)胃肠促动力剂:胃肠促动力剂对部分患者可能有一定效果。

(3)其他药物:如胰酶制剂、活性炭(药用炭)、表面活性物质等可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