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30岁,为了预防癌症,哪些检查是必要的?
2020-07-29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年龄越大,疾病的发病率越高。
30岁是一个门槛,在30岁后人体的各项机能呈下降趋势。
所有疾病中,最让人恐惧绝望的莫过于癌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5年发表的《2015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新增病例最高的5 种癌症分别为: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和结直肠癌。这5 种癌症占癌症新增病例总数的63%。
这些发生癌症的器官要么再生能力很强,比如肺、肝脏;要么经常与外界接触,比如胃肠道,发生癌症概率更大。
遇到什么问题不重要,知道怎么预防很重要!
肺癌是癌症头号杀手,2015年新增73万患病人数,61万人死于肺癌。尤其是经常吸烟、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高危人群要定期做一欠CT筛查,目前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筛查的标准检测,准确率高达90%以上。
肝癌太不陌生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2012年新增39万,死亡38万。其中80%的肝癌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而在我国仅乙肝和丙肝就有近1.3亿感染者,除此之外,脂肪肝现在也逐年上升,这些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查一次B超、
肝功能等,还有甲胎蛋白,可筛查肝癌,虽不是特别灵敏,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
胃癌、食道癌被称为“穷人癌”,在我国发生非常普遍,2015年胃癌死亡50万人,食道死亡38万人。
"病从口入”不是说着玩的,酸甜苦辣都要经过食道进入肠胃,各种食物的刺敫下,容易发生癌变。可以定期做胃镜检查胃癌,内窥镜检查食道癌。
结肠癌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如果肠胃不舒服,尽早到医院检查,通过结肠镜判断结肠是否有炎症或息肉。
主要器官癌症筛查:
肺部--低螺旋CT;
肝部--B超、肝功能、甲胎蛋白等;
胃部--胃镜;
食道部--内窥镜;
结肠部--肠镜;
这些检查不必每年检查一次,在第一年检查没有问题后,可以隔三年再进行检查,如果部位没有肿瘤,发生有炎症及其它疾病,也需要1-2年检查一次,防止疾病病变,癌症都是由小病恶化而成的。
除开这些主要器官的检查,还有一些基础检查是每年必须的。
基本检查:
血尿便常规,生化、免疫八项,胸片,心电图,腹部彩超,甲状腺B超。
男性:泌尿系彩超、肾功能。
女性:妇科及乳腺彩超,即TCT检查、乳腺钼靶。
中年人烦心事多,生活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平时吃的东西也大多不健康,容易得甲亢,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分泌激素调节人体,如果家人有体检项目,甲状腺一定不要落下。
女性一定要重视乳腺,乳腺非常容易病变,而且大多数女性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乳腺问题,所以一定要重视。
归根结底,癌症的预防主要在于老生常谈的四点:饮食健康(食品安全、按时吃饭)、适度运动、作息规律、定期体检。做好这四点,健康的身体不会离开你。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喜食烫食易致食管癌/为啥食管癌高发在河南?
在我国,河南人是食管癌的高发群体。这项调查一出来,广大的河南群众一片沸腾。为什么河南人食管癌高发?食管癌的常见诱因有哪些?俗话说,病从口入,癌...
-
进展期食管癌致食道狭窄,支架置入术可改善生活质量
食管癌是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进行性咽下困难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很多晚期食道癌患...
-
食管癌的检查
新近诊断的患者应该详细询问病史和做全面体检,同时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组织病理学确认是必要的。对于内镜下不能观察上消化道的患者应行上消化道的气...
-
浅谈食管癌
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出现很大变化,正由中青年型社会向中老年型社会转变;尽管国家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等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
-
用餐太快太烫会诱发食道癌,你还一错再错吗?
由于要赶时间或者事情太多导致很多人在用餐时都喜欢狼吞虎咽的,每次用餐时间也不过几分钟。殊不知这样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食管失去正常蠕动功能,无...
-
食管癌治疗方案
医生应在考虑患者合并症、营养状态、患者意愿和肿瘤分期的情况下,对治疗作出推荐。制定的方案需与患者共同磋商决定。1.早期食管癌治疗即内镜下黏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