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镜时,是否要取组织做切片检查?
2020-07-28做普通胃镜的患者,可能总会在做胃镜的过程中,眼睁睁的看着大夫从自己的胃里夹出小块儿红红的肉,虽然没感觉到疼,但是看着自己的肉被夹了一块儿,心里还是挺“肉疼”的。
这个是常规的取活检,不是做病理切片的,而是放在尿素酶里,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专业术语叫“快速尿素酶试验”。不太了解别的医院,我们医院是常规检查的,除非最近做过呼气试验或者胃镜证明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做组织切片检查要看具体的情况:
首先来说患者因素,患者胃内是否有病变,如果胃内粘膜光滑,粘膜皱襞正常,胃壁颜色正常,无充血、无糜烂及溃疡,那么就不需要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但如果胃壁粘膜异常,但如果是常见的慢性表浅性胃炎、轻度溃疡,一般情况下内镜医生会给个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诊断,就不取活检了。但如果胃壁粘膜糜烂溃疡严重,则需要取活检,明确性质,是一般炎症还是癌性溃疡。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癌变和溃疡同时存在,即使做了活检,病理结果只是报出了炎症,如果内镜医生认为溃疡的表现不好,最好在口服治疗溃疡药物(奥美拉唑和胃黏膜保护剂)2-3周后,再次复查胃镜,以免漏掉胃癌的诊断。临床中,经常遇到这类情况,患者有时做3-4次胃镜活检才确诊胃癌。
另一种必须取活检的情况,就是发现了胃内占位性病变。通俗地说,就是发现胃壁长了东西,可能是良性的,当然也可能是胃癌。这时应该取活检,才能明确性质,指导治疗方案。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肿物不是胃粘膜上长的,而是粘膜下长出来的,通常粘膜是光滑的,比较常见的就是胃间质瘤(GIST),见下图。一旦怀疑是间质瘤,就不应该取活检,容易穿刺破裂,导致转移和复发。
取不取活检还有医生的因素。主要是医生的专业知识、检查水平及治疗经验。如果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会特别警惕癌变的风险。当怀疑癌变时,更倾向于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防万一。特别是肿瘤专科医院或胃癌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一般会有多种内镜检查方法,比如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进一步明确是否癌变的风险,漏诊胃癌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如果是经验不丰富的医生,或一般的医院内镜室,遇到的胃病一般都是良性的溃疡和炎症,即使看到了胃部的粘膜改变,也当做了一般的胃炎和胃溃疡,没有活检,这样就放弃了发现早期胃癌的机会。有人会说,什么水平,怎么连胃癌和炎症都分布开,为什么呢?
因为早期胃癌和一般的胃炎、胃溃疡没有明显的区别。有的只是细微的变化,水平较高的内镜医生才有可能通过溃疡的形状、深浅、粘膜皱襞的变化等等,发现一定的区别,如果警惕性高,就会取活检。
早期胃癌如图所示,有时很难与胃溃疡分辨
因此,临床实践中,不少医生是一旦发现胃粘膜的改变,就积极地取活检,只有这样,才可能尽可能多的发现早期胃癌,降低漏诊率。
胃黏膜组织做切片诊断通常需要2至3天才会出结果
请记住,病理活检报告单、胃镜检查报告单和病例都是医生制定准确治疗方案的依据,所以做完检查之后千万不要扔掉,以便下次备诊。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关于胃镜检查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儿
提到胃镜,你想到是什么?一定是我不要做胃镜,太难受了。胃镜真的有那么难以接受吗?胃镜检查真的那么痛苦?为什么需要做胃镜检查?我们一起来了解胃镜。...
-
为什么体检最好把胃镜肠镜一起做?
人吃五谷杂粮,胃肠道的疾病相当多见,诸如溃疡、炎症、息肉、乃至恶性肿瘤。本地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除去性别因素,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
-
消化道钡透与胃镜检查的区别有哪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数日趋增多。当胃不舒服的人去医院看病时,经常会面临两种检查选择:钡餐还是胃镜。权衡的原...
-
胃镜检查大PK,看看你适合哪种?
据我在消化科室期间对胃镜的了解,目前在各个医院,普通胃镜已经成了胃镜的检查的多个选择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痛胃镜检查以及胶囊胃...
-
胃镜检查前后,请遵守4个饮食原则,可以提高检查准确率
肠胃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为消化不良会导致人们身体健康有问题之外,还会影响身体的正常需求,所以胃病的检查已经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
吞一粒“胶囊”便知肚中乾坤
胶囊内镜-消化道内的电子眼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窥镜系统”。简单说就是:胶囊大小的照相机。哪些人适合做胶囊内镜检查有大便潜血实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