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真的和遗传“有缘”
2020-07-24今日,在我院内镜中心,一16岁患者被查出患有结肠息肉病,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今年3月份其母亲被查出患有结肠癌。
家族性息肉病癌变几率高达100%,不起眼的结肠息肉,恶变速度之快、恶变几率之高让人惊讶!结肠镜检查尤其重要,能提前发现及早治疗。
患者:女性 37岁
主诉:间断便血1年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大便不成形,表现为便后滴血,鲜红色,伴脐周疼痛、腹泻、里急后重,偶有上腹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未行特殊诊治,近3个月偶有排便时无粪便,排泄物仅为暗红色血块,自诉涂药2天(具体不详),出血情况较前稍减轻,发病过程中无发热、盗汗,伴有乏力、心悸,无咳嗽、咳痰,无呕血,偶有反酸,无明显消瘦,无尿急、尿频、尿痛,今日为求进一步治疗,遂就诊于我院,门诊以“便血原因待查”收入我科。
家族史:父母健在,家族中无相关疾病记载,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36.3℃ P:84次/分 R:20次/分 Bp:130/90mmHg
手术记录:
出院诊断:1、结肠癌(PT3N1M0)2、全结肠息肉病 3、中度贫血 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浅溃疡 5、低蛋白血症
三成结直肠癌与遗传有关
目前医学界认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关系最为密切,约30%的结直肠癌与遗传因素有关。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如果患有结直肠癌,一般则认为本人属于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在此提醒,该病患者年纪越轻,家族中一级亲属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越高。年龄小于4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一级亲属危险性是55岁的6倍。因此,对于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家族成员,尤其是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患者的家族成员,应高度重视并定期做专科体检。
结直肠癌从大便隐血查起
近年来,全国每年新增结直肠癌患者有30万之多,其中约30%患病期无较明显症状,一旦发现都属于晚期。
发现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检查是肠镜,其次肛诊也很有效。结直肠癌发生在距肛缘7厘米范围之内,有经验的医生往往能在一指之间,迅速明确诊断。可门诊中很多患者因为怕痛、怕羞,望而却步,耽误病情。其实现在的肠镜检查已经做到了无痛。初检也可以先查大便隐血。
杨贵祥主任提醒: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发现结肠内长息肉的人,反复发作炎症性肠病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检查。
杨贵祥主任强调,对待息肉应该咬牙下决心,争取一次性根治,术后完全可以达到生存预期。有家族性遗传病史的患者,一要定期检查,随时观察息肉的发展情况;二要及早手术,一旦发现息肉异常,毅然决然切除病灶,争取生存空间。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术后随访,可行?可靠?可否?
针对近期网友的提问对“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息肉治疗后如何随访”我们参照了《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意见》摘取了部分内容如下:目前文...
-
结肠癌早期治疗效果好吗
治疗效果与疾病的分期、个人的身体体质、康复环境以及手术后的放化疗等治疗有关系。结肠癌的预后较其他恶性肿瘤要好,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若...
-
结肠癌术后便秘怎么回事
结肠癌术后便秘属于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大多数结肠癌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与长期的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直肠腺瘤、乳头状瘤及息肉病等也已证...
-
消化科普--肥胖会增加13类癌症风险
这是我们必须控制体重的又一个理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一个工作组24日说,他们又确认了8类癌症与超重或肥胖相关,使总数达到13类。不过控制体重有助减...
-
肠镜检查必须要做肠道准备吗?凡事都有“例外”!
结肠镜检查中肠道准备是重中之重,虽然每次检查之前医生反复嘱咐,但是由于步骤繁琐,过程较长,还是有许多受检者无法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导致结肠镜检...
-
贫血半年咋补都不行,竟是【结肠癌】
临床案例2020年5月25日张大爷半年来一直贫血,几经检查都找不到病因,最近,他终于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弄清了“罪魁祸首”,竟然是右半结肠癌作怪。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