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真的和遗传“有缘”
2020-07-24今日,在我院内镜中心,一16岁患者被查出患有结肠息肉病,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今年3月份其母亲被查出患有结肠癌。
家族性息肉病癌变几率高达100%,不起眼的结肠息肉,恶变速度之快、恶变几率之高让人惊讶!结肠镜检查尤其重要,能提前发现及早治疗。
患者:女性 37岁
主诉:间断便血1年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大便不成形,表现为便后滴血,鲜红色,伴脐周疼痛、腹泻、里急后重,偶有上腹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未行特殊诊治,近3个月偶有排便时无粪便,排泄物仅为暗红色血块,自诉涂药2天(具体不详),出血情况较前稍减轻,发病过程中无发热、盗汗,伴有乏力、心悸,无咳嗽、咳痰,无呕血,偶有反酸,无明显消瘦,无尿急、尿频、尿痛,今日为求进一步治疗,遂就诊于我院,门诊以“便血原因待查”收入我科。
家族史:父母健在,家族中无相关疾病记载,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36.3℃ P:84次/分 R:20次/分 Bp:130/90mmHg
手术记录:
出院诊断:1、结肠癌(PT3N1M0)2、全结肠息肉病 3、中度贫血 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浅溃疡 5、低蛋白血症
三成结直肠癌与遗传有关
目前医学界认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关系最为密切,约30%的结直肠癌与遗传因素有关。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如果患有结直肠癌,一般则认为本人属于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在此提醒,该病患者年纪越轻,家族中一级亲属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越高。年龄小于4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一级亲属危险性是55岁的6倍。因此,对于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家族成员,尤其是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患者的家族成员,应高度重视并定期做专科体检。
结直肠癌从大便隐血查起
近年来,全国每年新增结直肠癌患者有30万之多,其中约30%患病期无较明显症状,一旦发现都属于晚期。
发现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检查是肠镜,其次肛诊也很有效。结直肠癌发生在距肛缘7厘米范围之内,有经验的医生往往能在一指之间,迅速明确诊断。可门诊中很多患者因为怕痛、怕羞,望而却步,耽误病情。其实现在的肠镜检查已经做到了无痛。初检也可以先查大便隐血。
杨贵祥主任提醒: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发现结肠内长息肉的人,反复发作炎症性肠病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检查。
杨贵祥主任强调,对待息肉应该咬牙下决心,争取一次性根治,术后完全可以达到生存预期。有家族性遗传病史的患者,一要定期检查,随时观察息肉的发展情况;二要及早手术,一旦发现息肉异常,毅然决然切除病灶,争取生存空间。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科学的检查是医生作出诊断的金钥匙!
今天检查了一个病人,患者因乏力纳差伴贫血半年,未做详检查即服用了半年的中药,没有任何效果,才来我院检查。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是回盲部结肠癌。这再...
-
便中带鲜血别只考虑是痔疮,结直肠癌也可以!
最近我院肠镜发现结肠癌,患者近半年一直认为自己是痔疮,自己到药店买点药,只做痔疮局部处理。然而出血的症状时断时续,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加重,出...
-
肠炎加少量腹水不一定是炎症的问题还有可能是。。。
临床案例:患者:男性 72岁主诉:腹痛1个月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因食用生冷食物后出现腹痛,位于脐上1cm,呈间断性绞痛,持续约10分钟,伴排便感,大...
-
结直肠癌筛查:让息肉到肠癌的演变就此打住!
结肠癌流行病学结直肠癌在西方国家发病率极高,占其癌症发病率的第2或3位。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结直肠癌的发生率较低,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饮食结构...
-
消化科普--肥胖会增加13类癌症风险
这是我们必须控制体重的又一个理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一个工作组24日说,他们又确认了8类癌症与超重或肥胖相关,使总数达到13类。不过控制体重有助减...
-
最全《结直肠癌诊疗流程图》果断收藏
我国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结直肠癌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