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科普文章

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真的健康吗?

2020-07-24

乙肝是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一种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据统计,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其中2.4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而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约2000万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正确的疾病认知、合理和规范的诊治是控制乙肝病情进展,防治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关键。所谓“健康携带者”


是认知错误

有些人认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肝功能正常,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等)正常,并且无任何症状就是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甚至有的人认为,该类患者与常人无异,病情稳定,无需监测和治疗。肝功异常的乙肝患者只需尽快治疗,使肝功恢复正常,便可高枕无忧了。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见所谓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病情慢性进展,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癌,部分患者在病程中甚至可出现肝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其实,所谓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是基本概念的认知错误。乙肝病毒为嗜肝病毒,其感染肝细胞后,主要通过免疫反应引起肝细胞损伤和肝脏的炎性坏死。持续损伤与修复过程可导致肝纤维化发生。肝脏的炎性坏死及纤维化是乙肝患者病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的基础。

大量研究表明,所谓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肝脏病理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的炎性坏死及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的转氨酶水平往往不成正比,部分肝功正常的患者,肝脏也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坏死或纤维化。乙肝病毒携带者常由于只注重肝功的正常,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延误病情。

由此可见,许多所谓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非真正临床意义上的正常状态,该类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需进行定期检查和必要的治疗。


有适应症就该进行抗病毒治疗

对于肝功能正常、影像学检查正常、且无明显症状的这部分患者,应首先进行肝穿刺活检或无创肝纤维化检查(如Fibroscan)明确肝脏的病理状况,根据病理状况来制定后续诊疗计划。

如:患者的肝脏存在明显的炎性坏死或纤维化,则需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是延缓病情进展和防治并发症的基础,只要有抗病毒适应症,就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治疗的目标并非单纯地维持肝功正常,而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达到延缓和减少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而在治疗过程中,对于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能追求慢性乙肝的临床治愈,即停止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HBsAg消失,并伴有血清转氨酶复常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善。


免疫清除期治疗效果最好

通常情况下,完整的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期和再活动期。肝组织学检查无病变或病变轻微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多处于免疫耐受期或非活动期,暂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盲目的抗病毒治疗往往效果欠佳,同时可能导致乙肝病毒耐药的发生。

患者的这种免疫平衡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免疫耐受期、非活动期的患者随时可能打破免疫平衡,进入免疫清除期或再活动期,这时候抗病毒治疗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如何打破乙肝的免疫耐受进入免疫清除期,已成为治疗的热点。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复查,包括肝功、乙肝五项、HBV-DNA、血常规、AFP(甲胎蛋白)、腹部超声和无创肝纤维化检查等。如患者进入免疫清除期,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尽量少用药 用必要的药

医学上的治疗只是一个方面,对于乙肝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十分关键。

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很高的HBV-DNA水平,传染性较强,应注意密切接触者的隔离防护。同时,乙肝患者应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劳累。饮酒可使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增高,因而,乙肝患者应戒酒。乙肝患者应尽量少用药,用必要的药,因多数药物经肝脏代谢,滥用药物可加重肝脏负担。

乙肝防治任重道远,正确的疾病认知是疾病防控的前提。在与乙肝病毒的斗争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