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癌家族史的赶紧查查吧,今日又一例......
2020-07-21今日我科又发现一例早期胃癌,镜下表现就像一个愈合期的溃疡,病灶范围也很少,很容易误诊,这就是要求我们消化内镜医生高度警惕,不要放过胃镜下任何异常表现,并多做胃镜下活检,这样才能尽早的发现早期胃癌,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漏诊。在此呼吁以下人群最需要做胃镜检查。
一、年龄:年龄是个重要因素。40岁以上的人群更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男性)。如果在近期内出现包括上腹痛等上腹部症状者,或者原有的上腹部症状程度、性质和规律发生变化,也要注意看医生,进行胃镜检查。
二、家族史:近亲家属中有人患有胃癌的话,如有上腹不适更应该及时就诊。
三、胃病史:以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定期接受胃镜检查,特别是重度萎缩伴有重度肠化生者。
四、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更应该重视胃镜检查,如吸烟,饮酒,饮食无度者。
五、生活在胃癌高发区:由于环境及饮食因素均有可能影响到胃癌的发生,生活在高发区的人应重视胃镜对胃癌的排查。
六、常拉黑便者:需警惕是胃部疾病,如果出现黑便要检查是否患有无疼性胃溃疡,早发现、早治疗可避免癌变。
胃癌的报警症状
报警症状包括:消化道出血、呕吐、消瘦、上腹部不适、上腹部肿块等。报警症状对胃癌的预测作用目前尚有争议。我国台湾地区一项研究显示:对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如在45岁以下,无消瘦、吞咽困难和消化道出血等报警症状,上消化道癌的阴性自然比很低,这也肯定了部分报警症状的价值。
伊朗一项研究提示,食道癌或胃癌与年龄大、男性、消瘦、呕吐相关,但单独的报警症状作用有限,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5,但仍有癌漏诊,建议如有条状,对消化不良的高龄人群或近期有明显消瘦尽早行内镜检查。国内大规模单中心对超过10万例高Hp感染背景人群内镜资料分析后得出,除吞咽困难和年龄外,其他症状对上消化道癌的预测作用有限,而对胃镜来说,报警症状的作用都非常有限。
在我国,有无报警状并不能作为是否行内镜检查的决策指标,考虑到在有报警症状的人群中单独使用Hp“检测和治疗”策略漏检肿瘤风险大,不推荐使用,结合我国内镜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普及率高,胃癌发病率高的现状,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建议行胃镜检查排除胃癌等上消化道肿瘤。
什么人要做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的优势 胃镜检查好吗
胶囊内镜是一种全新的医学检查方法,由于其具有器具体积小,方便,得到了广泛的临床使用。其临床使用的优势有:
扩展视野:全小肠段真彩色图像拍摄,清晰微观、突破了小肠检查的盲区,大大提高了消化道疾病诊断检出率。
安全卫生:胶囊为一次性使用,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胶襄外壳采用耐腐蚀医用高分子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能够安全排出外。
舒适自如:只需吞服颗胶囊,检查过程无痛、无创、无导线,也无需麻醉,不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操作简便:告别繁琐的操作,三个步骤清晰简便。医生只需回放胶囊所拍摄到的图像资料,即可对病情做出诊断。
因为早期胃癌是能治愈的,那就是“救人一命,挽救一个家庭啊”,所以发现早期胃癌是我们消化内镜医生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亲爱的胃,您为什么会得胃癌呢?
亲爱的胃,您什么会得胃癌呢?胃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那么为什么会得胃癌呢?它的发病机理是什么?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呢?发病机理在...
-
藏在身边的特级致癌物,你肯定吃过
不管是哪一类的致癌物,致癌强度与这种致癌物的分类无关,致癌物的分类只是告诉我们致癌物证据等级的高低,致癌强度与致癌物本身特性、致癌物的暴露水平...
-
中国消化道肿瘤占据全球肿瘤发病率最新数据
消化道肿瘤占据全球肿瘤发病率第二位,每年新发90万例,死亡17万例,多为50岁以上者,但低龄化趋势明显,4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在上升。以胃癌为例,研...
-
隔壁老王得了癌症,为什么吓得邻居也嚷嚷着要做肿瘤筛查?
“隔壁老王前两天不舒服,去医院一查竟然是癌症!还是晚期!医生,我也想查查!”癌症,或者说恶性肿瘤,已经和心血管疾病一样成为很多国家最主要的死亡原...
-
癌症年轻化,是环境问题还是遗传基因?
癌症不是短时间形成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这也就决定了,从你接触某个致癌因素,到最后真正形成可诊断的癌症,需要很多...
-
胃癌有哪些临床表现?您知道吗?
胃癌有哪些临床表现?您知道吗?如果你是医务工作者,那就应该熟记于心,才能对工作有益;若是普通人,那也应该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