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不是所有的肠道寄生虫都是坏家伙
2020-07-18“病从口入”是中国古代的一句俗语,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着洁净、卫生的食物。在卫生条件差的年代,寄生虫感染是很常见的,感染了蛔虫、钩虫、肝吸虫等会对人造成不同的健康危害。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讲卫生一定是健康的代名词,因此现代人对肠道寄生虫的印象恐怕是,除之而后快,百害而无一利吧,然而随着认识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有些寄生虫居然是益虫!
新报道这么说
近期在《科学》杂志上有研究证实,鼠鞭虫可修复炎症性肠病(IBD)所致的肠黏膜杯状细胞缺失,可能是通过减少普通拟杆菌数量并增加梭菌目菌体数目起作用。简单来说,感染这种寄生虫,可以改善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这种寄生虫在人身上有类似的伙伴,叫做毛首鞭形线虫俗称“鞭虫”,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常常通过嘴巴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寄生在小肠里。有调查显示,50%~80%的亚洲人体内存在毛首鞭形线虫,少量的寄生并不会引起任何不适症状或疾病(可能你我体内都有,因为不引起症状,所以我们不知道而已)。
在卫生条件差的年代,寄生虫感染是很常见的,而那时候炎症性肠病也很少见,西方国家寄生虫感染率低,而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高,这些是不是某种巧合呢?
在马来西亚,有人对比了乡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流行病学特点,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后,他们发现与肠道寄生虫接触机会更多的乡镇居民(卫生条件差的居民)不易患有IBD,且肠道内毛首鞭形线虫卵的数量与梭菌目细菌数量呈正相关。
采取杀虫治疗后(服用阿苯达唑),肠道梭菌目细菌数量变化最为显著。这从侧面证实了研究者关于毛首鞭形线虫调节IBD患者肠道菌群,修复肠黏膜的猜想。
这么看来,某些寄生虫或许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这些感染了但不惹事的家伙。
换个角度看问题
其实人类的整个发展史几乎与寄生虫进化史相生相伴。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鞭虫和血吸虫往往无症状,仅有少数感染较重者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病理改变。目前国内炎症性肠病发病率的增高或许寄生虫与人类之间的某种平衡被打破可能有关。
总而言之,寄生虫为炎症性肠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目前这还只是一个新观念,离实际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该讲的卫生还是要讲,该预防的寄生虫还是要预防,炎症性肠病发生了该怎么治还是要听医生的建议。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