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的胰腺癌,多次查彩超均未发现?
2020-07-15患者郝某,持续腹痛三月有余,曾先后到过5家医疗机构做过5次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彩超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最后来我院查糖类抗原测定(CA19-9):>1000IU/ml,考虑胰腺肿瘤可能,查全腹部增强核磁+MPCP:胰头占位性胰病变,考虑胰腺Ca,肝脏多发转移瘤,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1月余去世。
医疗活动是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充分的沟通是医疗活动最重要的步骤。医患间的相互信任更是医疗活动得到准确执行最重要一环。我在与该患者家属交流时发现,从诊所到三甲医院去就诊,均从常规检查出发,先查彩超,发现没有问题。医生会再要求查CT、MRI时,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下降,拒绝检查!
即使胰腺癌的诊断必然是一个综合判断的结果,不能轻信单一检查数据,医生也应该做进一步的解释清楚,说明彩超、CT、MRI的优缺点,患者的依从性也就会明显增加,这样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
胰腺癌检查:
1、彩超
价格低廉,设备普及率高。由于胰腺位置深,前方有含气肠管,常规价值不高。
2、计算机体层摄影(CT)
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胰腺影像检查技术之一,针对胰腺的扫描层厚应减薄至3-5毫米,对胰腺肿瘤、炎症、先天异常等常见病有很高价值,但对单纯水肿性胰腺炎的水肿,显示能力不高。
3、核磁共振检查(MRI)
是目前胰腺检查的重要技术,在胰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方面,价值与CT相仿,但在显示胰腺炎的水肿方面,明显优于CT。
4、重视影像学诊断价值
胰腺癌诊断中最常用、方法是彩超和CT扫描,彩超和CT诊断的阳性率特异性仅为44.8%和48.3%,阴性预检值为68.6%和70.6%。常规横断面磁共振(MRI)可显示胰腺实质、胰周血管以及上腹部邻近实质器官的解剖结构。动态MRI具有较好的对比增强和较高的覆盖整个脏器的时间分辨力,在早期胰腺癌诊断和术前分期方面有优势。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显示胰管扩张的准确率为87%~100%,胰管狭窄准确率为78%。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哪些患者应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由于胰腺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因此早期很难明确诊断,因此85%的患者在确诊时癌肿已侵及周围大血管或脏器而无法切除。因此应高度重视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
ERCP诊疗技术能解决胰腺癌的一些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壶腹部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发现往往都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但ERCP诊疗技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
-
永远不要对“胃痛”置之不理,“癌中之王”最容易伪装成胃病!
看病例患者男,70岁主诉:间断腹痛半月伴皮肤黄染2天现病史:患者半月前出现腹痛症状,以上腹部及脐周显著,呈阵发性隐痛,无放射痛,排便后可自行缓...
-
胰腺癌防治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美国为9/100000,并已成为第4位致死的恶性肿瘤,占胃肠道癌症死亡的1/5,总的5年生...
-
5年生存率不足5%,这病为何这么难治......
据报道,美国胰腺癌年发病达42470例,年死亡35240例,居死亡相关病因第五位。尽管胰腺癌的诊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预后仍不乐观,多数报道病人...
-
针对胰腺癌的微小胶囊给药技术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针对胰腺癌的极微小胶囊给药新技术,动物实验已证明该技术的有效性。研究结果2011年10月2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