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 科普文章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0-07-14

本病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肠道蠕动能力和排便的生理功能,由于本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其治疗需采取符合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

1.一般疗法

应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及水分的摄入量。另外,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同时进行适当有规律的运动。

2.中医辨证论治

祖国医学认为,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时间延长是慢传输性便秘的中心症候特征,病在大肠,虽为腑病,但与其他脏腑、气血津液关系密切,故治疗法则上应从调理脏腑阴阳入手,分虚实寒热而治之。中医学对本病的辨证论治有比较成熟的经验。

3.药物治疗

经高纤维素饮食、训练,排便习惯仍无效者,或顽固性便秘者,可考虑给予药物治疗。

(1)泻剂 首选渗透性泻药,通过对肠道的刺激,达到通便作用。聚乙二醇和乳果糖列为A类证据,其他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分。在服用此类通便药时,应注意增加饮水量,使其达到最佳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其他还包括容积性泻药如甲基纤维素、琼脂等,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蓖麻油等,粪便软化剂液体石蜡、乳果糖等。

(2)促动力药物 西沙比利选择性促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加速胃肠蠕动,使粪便易排出。文献报道其治疗便秘的有效率50%~95%,但少数患者服药后可诱发心脏问题。莫沙比利、普卡比利为新型促动力药,在促进胃肠运动的同时还增加肛管括约肌的正性促动力效应和促肛管自发性松弛。此外替加色罗也可促肠动力、降低肠道内脏敏感性,可促进肠道分泌。

(3)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通过肠道繁殖并产生大量乳酸和醋酸而促进肠蠕动。能缓解便秘症状,有效降低远期复发率,但其疗效均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验证。

4.中医外治法

(1)针灸疗法 目前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以大肠经和胃经的特定穴为主,多采用局部取穴,俞募相配,并在此基础上辨证配穴,调气通腑。大肠经的常用穴位如大肠募穴天枢、大肠背俞穴大肠俞、大肠经之下合穴上巨虚,具有调理脾胃功能的胃经穴位足三里也是常用之穴。此外耳针治疗也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常取穴位:胃、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直肠、皮质下,以上穴位可贴压或埋针。

(2)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增强机体对外来刺激信息的敏感度,提高胃肠蠕动功能,加强排便感觉和排便反射。可分为腹部按摩、穴位按摩、足部按摩等。

(3)中药灌肠法 采用中药汤剂,益气润肠汤等高位保留灌肠,减少对胃的刺激,药物通过肠黏膜直接吸收,改善症状。

(4)穴位敷贴疗法 针对不同症候可选用不同药物研末用蜂蜜调成膏,贴于神阙、双侧天枢、双侧大肠俞,通过穴位吸收,作用于肠道,刺激肠道蠕动,从而达到通便的目的。

(5)穴位埋线治疗 将不同型号的羊肠线,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埋入穴位,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弱刺激作用(相当于持续留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依靠刺激穴位引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人体内分泌及体内的神经体液平衡,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5.生物反馈疗法

该疗法借助声音和图像反馈刺激大脑,训练患者正确控制肛门外括约肌舒缩,从而阻止便秘发生。具有无痛苦、无创伤性、无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生物反馈治疗不仅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且有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其症状的改善与心理状态水平相关联。目前生物反馈治疗本病的远期效果尚不确定,其作用机制也不十分明确。

6.手术治疗

若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是最后的选择。尽管手术存在一些并发症,但有一定疗效,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尚有争议。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 适于全结肠动障碍的患者。如果确定直肠是正常的,则应尽量保证直肠的完整性,也就是保留直乙交界处以下的直肠。这样做能保留正常的排便反射,减少术后腹泻发生的程度以及防止肛门失禁的发生。

(2)次全结肠切除结肠直肠吻合 适合右半结肠无动力障碍的患者。由于回盲瓣的保留,有效地减慢了小肠的排空速度,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减少了术后的排便次数。

(3)结肠肠段切除 适合于某一段结肠无动力的患者。但由于缺乏确定存在动力障碍的结肠肠的精确检查手段,即使手术也避免不了术后便秘不缓解或远期疗效不佳,故此术式应慎用。

(4)结肠起搏器 目前已开始使用起搏器治疗结肠慢传输便秘,但是疗效尚不确切,因为结肠的起搏点是多源的。希望随着结肠起搏点研究的完善和起搏技术的成熟,起搏器可能成为治疗本病的手段之一。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