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

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是指十二指肠黏膜全层被类似于含大量壁细胞和主细胞的胃底黏膜覆盖的先天性疾病。发病率为0.5%~2.0%,内镜检出率为0.25%~2.50%,好发于壶腹部,成年人多见。

病因

发病机制不明,多认为与先天性胚胎内胚层分化异常有关,也可能与高浓度酸环境、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可能与十二指肠自身的保护机制有关;严重者因异位胃黏膜分泌的胃液刺激,改变了十二指肠内的碱性环境,可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腹胀等。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十二指肠液酸碱度,可表现为酸性。

2.影像学检查

内镜下表现为呈多发结节样隆起,或颗粒不平,形态规则,大小不等,颜色呈橘红色,与周围的粉红色绒毛样的正常壶腹部黏膜的界限清晰,亚甲蓝不着色。

3.病理检查

组织学多呈胃底腺结构,有时类似幽门腺,胃黏膜斑是其镜下的特征性表现,若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固有层中见胃底腺,含壁细胞和主细胞则可确诊。

诊断

有消化道炎症病史,并出现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十二指肠液呈酸性,内镜下表现为呈多发结节样隆起,确诊主要靠内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胃黏膜斑,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固有层中见胃底腺,含壁细胞和主细胞即可确诊。

治疗

治疗原则是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对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癌变、狭窄、反复发作以及抑酸治疗无效者可行内镜下治疗。

1.一般治疗

调整饮食习惯,注意休息,积极治疗胃肠道炎症等。

2.药物治疗

可以适当应用抑制胃酸的药物。

3.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行内镜下根治手术,主要是用物理方法对异位胃黏膜进行全层破坏,使周围正常的球部黏膜替换原先病变的黏膜,小范围的病变可用活检钳除去,大范围的病变可用高频电烧灼,术后需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预防

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调节心情,进餐应该规律,切不可暴饮暴食,少食生冷、干硬、粗糙、过分油腻以及高脂肪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