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产科常见的传染病,对母婴的影响均较大,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深入,从而使该病对母婴的影响,如母婴垂直传播、母婴死亡以及母乳喂养等方面更受到关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为0.025%~0.08%,而妊娠晚期的发病率较高。

病因

妊娠本身不增加对肝炎病毒的易感性,但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及代谢特点,导致肝炎病情易波动。孕妇基础代谢率增高,各种营养物质需要量增加,肝内糖原储备减少;胎儿代谢产物部分靠母体肝脏完成解毒;妊娠期产生的大量雌激素需在肝内代谢和灭活;妊娠期内分泌系统变化,可导致体内肝炎病毒再激活;分挽时的疲劳、缺氧、出血、手术及麻醉等均加重肝脏负担;以及妊娠期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因而妊娠期重型肝炎发生率较非妊娠期增。

临床表现

1.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患者临床表现相同。

2.甲型肝炎对妊娠的影响:甲型肝炎产妇在孕中期与孕晚期的妊娠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3. 乙型肝炎对妊娠的影响:乙型肝炎孕产妇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此与妊娠晚期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特别是重症甚或暴发性肝炎有关。暴发型肝炎的死亡率孕妇较非孕妇为高。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尤易发生暴发型肝炎。

检查

1. 血清病原学检测

(1)甲型肝炎病毒:检测血清HAV抗体及血清HAVRNA。HAV-IgM阳性代表近期感染,HAV-IgG在急性期后期和恢复期出现,属保护性抗体。

(2)乙型肝炎病毒:检?血清中HBV标志物,主要是"乙肝两对半"和HBV-DNA。

(3)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检测及诊断价值,需要专科进行评估。

2.肝功能检查 主要包括转氨酶(ALT、AST)、胆红素等,其中AL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常用的敏感指标。胆红素持续上升而转氨酶下降,称为"胆酶分离",提示重型肝炎的肝细胞坏死严重,预后不良。

3.影像学检查 主要进行B型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重点观察肝脾大小、有无肝硬化存在、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肝脏脂肪变性等。

诊断

1.妊娠合并甲型肝炎 除有消化道症状及黄疸外,血清学检查中抗HAV-IgM阳性则可确诊。

3.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1)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及乏力、黄疸等,血清ALT升高;

(2)血清学检测指标 血清中HBV标志物,主要是"乙肝两对半"和HBV-DNA。

3.妊娠合并重症肝炎

诊断标准:①起病急剧,中毒症状明显,黄疸严重;②化验血清胆红素迅速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③有不同程度的肝昏迷,严重者可出现肝臭; ④可有腹水出现。

治疗

1.妊娠合并甲型肝炎

目前对甲肝尚无特效药,一般多采取下列综合措施,休息、保肝支持疗法。由于甲肝病毒不通过胎盘屏障,不传给胎儿,故不必进行人工流产或中期妊娠引产。由于肝功能受损可影响母体代谢、产生缺氧等,以致较易发生早产,所以在孕晚期必须加强胎动计数等自我监护。有早产先兆者需及早住院治疗,并行无激惹试验及B超等生物物理指标监护,临产过程中注意缩短第二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 分娩后甲肝已痊愈者可以哺乳.

2.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1)一般治疗 急性期予以隔离和卧床休息,并予以清淡及低脂肪饮食,每日应供给足够热能,如消化道症状较剧,则应予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2)保肝药物的应用 每天需给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K1及维生素B1、B6、B12等。同时给予能量合剂,如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者,可予适量输鲜血、人体白蛋白或血浆。

(3)抗病毒治疗 一般选用替诺福韦,也可使用替比夫定。孕妇乙型肝炎活动抗病毒治疗后还应该对孕妇继续妊娠做出风险评估,确定是否终止妊娠。

(4)新生儿的处理 需在出生后12小时内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或上臂三角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在另一侧肌内注射乙肝疫苗,并在出生后1个月及6个月各注射一剂乙肝疫苗,一般可阻断大多数的母婴传播率。在进入小学之前应再作一次加强免疫注射。

3.妊娠合并重症肝炎 多需要送重症监护室监护进行综合性支持治疗和必要的抗病毒治疗。是否引产须根据病情并结合产科意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