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肉瘤
肝肉瘤又称肝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是源于肝脏间叶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肝血管肉瘤和其他来自间叶组织的原发性肝肉瘤,如肝纤维肉瘤、肝横纹肌肉瘤、肝脂肪肉瘤等,其中以肝血管肉瘤最常见。本病好发于男性,多见于儿童和老人。
病因
主要与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如二氧化钍、氯乙烯、砷等)、内源性射线照射以及血色素沉着症有关,其他肝肉瘤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特殊症状和体征,患者多因发现上腹部包块而就诊。随病程进展,可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体重减轻、上腹部包块和消化道症状。晚期可有黄疸、腹水和恶病质。体积较大的肝血管肉瘤可破裂出血;肝横纹肌肉瘤早期可出现间歇性梗阻性黄疸和发热。常有肝外转移,多为血行播散,可转移至肺、胰、脾、肾和肾上腺等,以肺转移最为常见。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放射免疫测定持续血清甲胎蛋白(AFP)≥400μg/L。白细胞总数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减少。多数患者有肝功能异常。磺溴酞钠试验可呈阳性,碱性磷酸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升高。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是具有较好诊断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2)CT检查: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①肝血管肉瘤常为多发,呈低密度,密度与大血管一致,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或中央点状明显强化,随时间延长强化向周围扩散,直至变为等密度。②肝脂肪肉瘤可见脂肪密度组织的特征性征象。③肝纤维肉瘤、肝横纹肌肉瘤多表现为肝内巨大低密度肿块,伴不规则坏死或出血,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有中度强化,可见较粗大的肿瘤血管。
(3)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性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4)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对血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1cm。属创伤性检查,必要时才考虑采用。
(5)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在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有助于提高阳性率。适用于经过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但又高度怀疑者。
3.组织病理学检查
(1)肝血管肉瘤:来源于恶变的肝血窦内皮细胞,形态各异,多为界限不清的蜂窝状出血结节,质地较软。光镜下肿瘤细胞沿肝血窦浸润性生长,可呈窦状隙样、海绵状、结节乳头状和实心梭形细胞团。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肿瘤组织以肥大的上皮样细胞和细长形细胞、硬化的致密纤维组织及黏液样基质为特征。
(2)肝平滑肌肉瘤:生长缓慢,细胞丰富,镜下表现为大小一致的梭形细胞,细胞核两端钝,Masson染色胞浆红染,可见多少不等的核分裂象,某些区域可见瘤巨细胞。
(3)肝纤维肉瘤:是纤维母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形态表现差异较大,镜下见梭形瘤细胞呈束状排列,并有大量的胶原纤维沉着。
(4)肝淋巴瘤:局限于肝内,无淋巴结和肝外扩散,具淋巴细胞标志的恶性肿瘤。镜下最常见类型为大细胞性淋巴瘤。
(5)肝骨肉瘤:镜下以肿瘤组织内广泛骨样组织形成,周围包绕以肉瘤样间质伴多核瘤巨细胞为特征。
(6)肝横纹肌肉瘤:常为大的葡萄样肿块伴大胆管内息肉样肿块,镜下可见横纹肌母细胞。
(7)肝神经肉瘤:肿块常继发出血和坏死,切面呈多彩状,出血坏死区呈紫色或绛紫色,凝胶样肿瘤区域呈灰白色,镜下可见散在的梭形细胞。
诊断
1.当发现肝占位性病变,且生长迅速,影像学检查怀疑肝血管瘤时,应考虑本病。
2.放射免疫法测定持续血清甲胎蛋白≥400μ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可考虑肝癌的诊断。
3.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治疗
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根治性切除率低,放疗或化疗的疗效均不理想,介入治疗与肝动脉结扎有时可使病情得到控制。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肝卡波西肉瘤以放化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