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腺癌
肝囊腺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肝脏囊性恶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4,病因不明。本病多采取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是由肝内胆管的囊腺瘤恶变而来,环境因素也可能起一定作用。
临床表现
1.症状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肿块、上腹不适、腹痛、腹胀、乏力、食欲缺乏、体重下降,偶尔可因肿瘤压迫胆管而出现黄疸,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2.体征
体格检查可有肝大,并可触及肝脏肿块,表面平滑,有囊性感,随呼吸上下移动,多无腹水形成。
检查
1.超声检查
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是比较有诊断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2.CT检查
肿瘤在肝实质内常形成巨大肿块,甚至可达20cm以上。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囊性病变,常为多房,亦可单房。囊壁和间隔可以钙化,囊壁某些部分较厚,有乳头状突起并有增强效应。
3.肝动脉造影
可见成簇的异常血管分布于肿瘤边缘,囊壁和分隔可有造影剂积聚。
4.实验室检查
早期肝功能多正常。血清CA19-9可增高,囊液内CA19-9浓度可高于单纯性肝囊肿数倍。
诊断
中年以上的患者,肝区有多房囊性占位病变,囊壁内有乳头状突起,囊壁厚薄不均,病灶
周缘及囊内分隔有异常血管影像等,应考虑肝囊腺癌的可能。
治疗
肝囊腺癌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较好,因此一旦怀疑为肝囊腺瘤或囊腺癌均应首选手术疗法。无法切除者可行放疗,或在超声引导下在肿瘤内反复穿刺抽出囊内液,并注入化疗药物或无水乙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