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小静脉闭塞症

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又称窦状隙梗阻综合征,为肝循环的非血栓性梗阻,伴有小叶中心性窦状隙纤维化及常见肝小静脉的纤维化狭窄或者闭塞。临床出现肝脏肿大、疼痛、腹水等,半数以上患者可以康复,20%的患者死于肝衰竭,少数患者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

病因

食入含有吡咯生物碱的植物、草药或者茶制品是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其他因素可能有:①砷剂、汞等有毒物质;②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大剂量化、放疗;③雌激素等。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包括肝脏体积增大,体内液体潴留导致体重增加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前多数患者可有胃肠道、呼吸道和全身症状,急性期起病急骤,上腹剧痛、腹胀、肝脏迅速肿大、压痛、腹水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黄疸,下肢水肿较少见,往往有肝功能异常。亚急性期的特点是持久性的肝脏肿大、反复出现腹水,慢性期以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肝硬化相同。

检查

CT及MRI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测手段均具有发现微小病变的特点,而强化检查及图像的后处理技术更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在肝小静脉闭塞病中,该特点亦得到充分发挥。

螺旋CT及核磁共振成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肝脏体积增大及大量腹水等,另外由于密度不均所呈现出图像信号不均现象明显;在磁共振T2WI上出现片状高信号,在图像上呈现出“云絮”状阴影。螺旋CT及核磁共振成像的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中可见动脉其及静脉期所表现出的强化程度不均一,呈现出“花斑”状改变;而延迟期时强化现象表现更为明显。

诊断

HVOD的诊断困难,临床上遇到有上述典型表现的患者应仔细地寻找有关的病因或诱因,因本病肝组织病理有特征性表现,故HVO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肝组织活检。

B超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增大、腹水,排除胆管扩张和肝脏肝脏占位性改变,早期可能观察到肝静脉血流减少,晚期可见门静脉血流减慢或者血流方向改变,但据此不能做出此病的诊断。

其他有助于获得诊断的技术是经静脉肝脏活检,既可以获取肝脏组织,又可以测定肝静脉的压力梯度,肝静脉压力梯度超过10mmHg被认为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治疗

1.急性期

急性期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早期可疑病例,应及时停止接触、摄取和应用肝毒性物质。在急性期采用以下综合治疗方案:

(1)支持疗法 急性期可采用极化液静脉滴注及应用支持治疗;

(2)特殊治疗 主要是抗凝、祛聚疗法:联合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和肝素治疗可以使大约30%的患者获益,但是对于已经出血、肾脏和肺功能衰竭的患者并不能获益。出现脑和肺部出血的患者不适合此项治疗。同时应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以改善肝、肺和肾脏的微循环。

(3)其他对症治疗措施 包括腹水量多且较顽固时,可出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应在血液净化中心的配合下,进行腹水超滤净化后静脉回输。腹水时配合利尿药物使用,腹痛时给予止痛药物治疗等。

(4)防治感染 对合并感染者应用广谱抗生素。

(5)间断吸氧 有条件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对重症患者更有裨益。它能促使消除循环系统中的低氧血症,减轻肝脏水肿,改善全身能量代谢过程,尤其是肝细胞线粒体的再生过程。

2.慢性期

慢性期的肝脏发生硬化,出现门静脉高压综合征,可选适宜的门-体或门-肺分流术。对脾脏明显肿大者作脾部分切除术,脾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者,仅作脾动脉结扎术。但保留脾脏的手术仅在出现消化道出血需减压止血而作联合分流与断流时才附加实施。对肝衰竭者可酌情行原位肝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