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大肠癌的人,大便会有什么不同?
2020-07-23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发生的原因有大肠良性腺瘤恶变为癌、直肠息肉或溃疡性结肠炎等诱发大肠癌、家族性遗传因素以及饮食问题导致的致癌物质久滞留肠管内,刺激肠黏膜发生癌变等。
大肠癌半数病人早期会有腹痛症状,多呈间歇性隐痛,且大便会出现异常,有的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也有人无任何症状,但在健康体检时,大便常规检查潜血试验阳性。大便异常的症状在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视,消化道肿瘤长在肚子里,早期较少有不适症状,所以肿瘤早期难以自我发现。但是,结直肠癌是长在结直肠粘膜上的,在相对较早期就可能通过粪便发现一些问题。
一般来说,得了大肠癌的人,大便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异常:
一、粪便变细
如果粪便变得细如铅笔,有可能是肠道产生病变而狭窄,或是其他病因如肠道结核、大肠炎等等,有这种现象的人最好就医检查。但不必过度紧张,粪便变细也有可能是因为食量变少或是精神抑郁所导致。
二、血便或带有黏液
如果经常出现血便或大便带有黏液的症状,这就有可能是大肠癌的前兆,不可轻易忽视。
三、经常慢性便秘与腹泻
如果长时间便秘后解出来的粪便呈稀状,有可能是肠道肿瘤引起的肠道狭窄或不正常分泌所导致的。当然,饮食习惯与生活压力也会造成此症状,但最好就医检查为宜。
四、里急后重
所谓里急后重是指感觉肛门有便意,但上厕所又大不出来,这就很有可能是直肠肠道内的肿瘤所导致的。
如果平时排便时出现了以上异常,就需要引起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大肠癌的征兆,需要及早检查确诊,及时治疗。当然,出现以上这些症状,虽然是有大肠癌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只是其他肠道疾病,不必太过担心,只要及时治疗,都能尽早治愈。
普查和筛查也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有效途径:
普查和筛选是发现早期癌的有效途径,中年以后即有患大肠癌的可能,美国癌症学会(acs)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到医院肛肠科做直肠指诊一次,50岁以上者每年还要查大便潜血,每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例行检查的年龄应提前10年,而且争取每年做结肠镜检查。
目前,比较简单、经济而又有一定阳性发现的检查方法,当首推大便潜血检查(fobe),可作为普查和筛选的主要方法。严格说来,大便潜血阳性意味着黏膜有破损,已非早期,但目前尚无更好的方法。正规的fobe是连续三天,在大便标本的不同点取样检查。其次肛门指诊也是简便有效的方法:有经验的专科医生不应忽略指诊的意义,指腹又有“指眼”之喻,能够分辨肿瘤的有无、大小、质地软硬、表面光滑程度、活动度等特征。第三,电子结肠镜是诊治大肠癌的重要设备:电子结肠镜是利用导光纤维及电子采集设备将采集的光学信号转变为电子信号以图文的形式展示给医者和患者,不仅可以直观地观察病变形态,而且可以取活检以定性,还可以行早期大肠癌镜下黏膜下切除术(emr),所以电子结肠镜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大肠病变的诊治。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三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找到了!
何为三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分别是:大肠癌、胃癌和肝癌。那为了预防这三大恶性肿瘤的入侵,我们该如何去提防呢?上海市抗癌协会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
-
为什么要做大肠癌筛查?
了解结直肠癌现状我国结直肠癌人数逐年攀升,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乳腺癌,排列在前三位。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每年以3.9%速度递增,而世界...
-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30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肠镜检查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使...
-
为何大肠癌频频高发,小肠癌却罕有发生?
小肠是人体里最长的器官,大概5-6米长,它占整个胃肠道的75%左右,但它的肿瘤发生率只占胃肠道肿瘤的3%~6%,它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只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
-
结直肠癌的微创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新增病例,同时至少50万患者死亡。在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
-
被痔疮耽误的肠癌!冲厕所前瞧一眼就是体检
被痔疮耽误的肠癌女性患者,66岁,长期便血,一直认为是痔疮,半年前加重,一个月前开始出现腹痛。一直自用痔疮栓治疗,及时便血加重半年也未重视,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