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这八类人需做胃镜检查?
2020-07-18哪些人需要做胃镜检查呢?
胃镜的检查范围虽然
没有其他影像检查那么广泛,
但是也是不可代替的影像检查方法。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
胃镜检查的适应症,
千万别错过了。
胃镜检查应注意什么?
事前准备
检查前至少8小时不得进食,进水,食物在胃中易影响医师的诊断,并且易促发受检者恶心呕吐。为了减少喉咙的不适,医护人员会在检查前3分钟,在受检者喉头喷麻醉剂。
检查过程
先换上宽松衣物,采左侧卧姿,双腿微曲。当医师把胃镜由受检者口中所含的塑胶器伸入时,应全身放松,稍做吞咽动作,使胃镜顺利通过喉咙进入食道。在通过喉咙时会有数秒感觉疼痛,想呕吐,这是胃镜检查时较不舒服的时刻。当医师在做诊断时,不要做吞咽动作,而应改由鼻子吸气,口中缓缓吐气,以便检查顺利完成。有些人会因空气随管子进入胃中,而感觉胀气,恶心。如果感觉疼痛不适,请向医护人员打个手势,千万别抓住管子或发出声音。
事后处理
检查后1至2小时内勿进食,若喉咙没有感觉不舒服,可先喝水;若无呛到,就可先进食软性食物,以免粗糙食物使食道或胃造成出血。有些人会有短暂的喉咙痛,异物感,通常1至2天就可恢复。
那么,需要做胃镜检查的人群都有哪些呢?
有以下病灶者近期复查:胃镜检查中发现有胃溃疡、糜烂、不规则凹陷、小结节或黏膜色泽改变(发红、苍白、褪色等),即使活检病理报告为普通胃炎,患者也应在3个月内再次去医院接受胃镜复查。医生会在胃镜下对原病灶仔细观察,并钳取多块活组织进行病理学复查,可发现部分漏诊胃癌。
诊断不明者应接受特殊检查:若胃镜下发现可疑病灶,但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无异常,应采用特殊检查,如胃镜下喷洒色素提高识别力,进行超声胃镜检查、放大胃镜检查等,特别是应用先进的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可以直接在胃镜下看到胃黏膜的组织结构,甚至可以直接发现癌组织和癌细胞,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无病灶者定期复查:一些易患胃癌的高危人群,特别是40岁以上者,即使没有发现特殊病变,一般也应在一年内作胃镜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可以减少胃癌漏诊率。
良性胃疾病手术后患者:一般在术后5年以上可发生残胃癌,多数残胃癌发生在术后20年左右。胃镜复查时最好在吻合口行活检,防止微小的早期残胃癌漏诊。复查以每年检查1次为好,有不适时可及时检查。
萎缩性胃炎患者:是胃癌的癌前病变,通常应每年复查一次胃镜,并要在胃窦,胃体,胃角等多处取活检。
胃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会癌变,但少部分胃溃疡会癌变,特别要注意胃体、胃底溃疡,即使病理报告是良性病变,也要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复查。
病理报告为异型增生、肠化生患者:异型增生肠化生与癌变关系较为密切,应引起重视,应定期复查。
反流性食管炎:反复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食管黏膜因反流物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引起Barrett食管,异型增生等。出现上述情况,应定期复查胃镜。
记住了,以上八类种人群做胃镜检查是很重要的哦。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穿越肠道的照相机,无痛、无创巧看病
跑步、健身、瑜伽.....现如今的我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越来越懂得养生。但你是否想过在每次喝酒、撸串、熬夜的背后,你的肠胃呢?要知道,肠胃是否健康,...
-
“无痛”肠镜检查,您还怕吗?
很多人害怕做肠镜检查!怕检查时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总有这样那样的恐惧心理。可是很多病情是必需通过做肠镜检查才能做出准确诊断的。特别是结肠癌...
-
一般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肠镜?或者是有什么症状?
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它是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
-
胃镜活检病理报告中描述的【不典型增生】是什么意思?会不会很严重?
“许多患者朋友在做胃镜送病理后,拿到的检查结果提示有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大家对此疑惑不解,那么什么是增生呢?”随着近十几年来病理检查技术应用的普...
-
为什么有的外科手术之前要做胃、肠镜检查?
很多在外科住院做手术的病人,总会对手术前做的一堆抽血、各种检查有疑问:“我就是来做个小手术,做这些检查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还要做胃、肠镜检查呢?”...
-
无痛胃镜-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近年来无痛胃镜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让你在舒适得睡梦中完成了内镜检查,一点痛觉也没有,并不影响你的智商,特别是对做胃肠镜有恐惧心里、不耐受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