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RM)
2020-07-15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是指内镜下将病变粘膜完整切除的手术,是一种结合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内镜粘膜下注射术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属于择期诊断性或根治性手术。手术旨在通过大块切除部分粘膜(深度可达粘膜下组织)诊治粘膜病变。
禁忌症:
1.严重心肺疾病、休克、昏迷、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神志不清、严重或急性咽喉疾病、食管及胃的重度急性炎症、主动脉瘤及严重颈、胸椎畸形者。
2.内镜下病变有明确粘膜下浸润征象者。
3.病变范围过大者。
4.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病、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者。
手术方式:
1. 麻醉方式及注意事项
吞服祛泡剂,用4%利多卡因进行咽部表面麻醉,经鼻导管吸氧1~2L/min,然后进行静脉麻醉,肠蠕动活跃者可用解痉剂。
2.手术过程
手术采取仰卧位,手术时常规使用卢戈液或靛胭脂溶液染色确定病变范围,进行内镜超声检查确定病变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方法。
(1)粘膜下注射切除法:用内镜注射针在病灶基部边缘粘膜下分点注射高渗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盐水(1:10000),使之与粘膜下层分离并充分隆起,应用高频圈套器切除病变粘膜,网篮回收标本送病理检查。
(2)透明帽法:内镜头端安装与之匹配的透明塑料帽,圈套器置于透明帽前端凹槽内,透明帽对准所切除病变,将其吸引至透明帽内,收紧圈套器电切病变粘膜,然后将病变粘膜送病理检查。
(3)套扎器法:内镜头端安装的套扎器对准所切除病变,用橡皮圈套扎病变呈亚蒂样息肉,切除包括橡皮圈在内的病变粘膜,将其送病理检查。也可用尼龙绳代替套扎。
(4)分片切除法:适用于病灶较大不能一次圈套切除或凹陷性病变注射后隆起不明显者。可先切除主要病灶,后切除周围小病灶。
3.一般手术时间
一般约30分钟,病变复杂的情况下手术时间可能会延长。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诞生于60年代后期,医生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胃或空肠放置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输注或姑息性胃肠减压的一种技术。其优点是创伤小、可局部麻醉...
-
消化道各种支架植入术
消化道支架治疗术以微创的非外科方法解除消化道管腔狭窄和梗阻,使患者避免外科手术带来的损伤以及引流管、袋的羁绊,对已无手术指征或因体质虚弱难以承...
-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
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是近2-3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主要是由于肝硬化或肝癌导致。血管的分布走行是由胃肠外的血管,从...
-
内镜下肿瘤化疗粒子植入术(5_FU)
内镜肿瘤化疗粒子植入技术是内镜专业的一种创新性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它是由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合成技术、抗癌药物控释缓释技术、内镜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组...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RM)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是指内镜下将病变粘膜完整切除的手术,是一种结合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内镜粘膜下注射术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属于择期诊断性或根...